与此同时,城外那座名不见经传的道观里,苏浅一袭布衣,正在欣赏史云的墨宝。
“车把式”已经换了装束,青丝成髻,木簪绾发,道袍加身,杂草丛生的胡子不见了,站在苏浅面前的是位面如新月的白净道人,就连身材也瘦了至少两圈。
“史云对花三娘可有起疑?”苏浅问道。
“应该没有,毕竟花三娘吓晕了,还是我给掐人中掐醒的。”回答他的是个女子声音,竟是从那白净道人口中发出。
苏浅嘴角弯了弯,从小到大,姐姐都是这么机灵。
他将史云的墨宝放好,对那道人说:“没有问题,明天你去六部街上走一走吧。”
道人应声,闪身退了出去。
次日,道人走在六部街上时,已经是个文文静静的读书人了。
他微驼着背,脸上挂着谦虚的笑容,有人迎面走过来,无论是否拥挤,他都要侧着身子让路。
六部街分为六部东街和六部西街,东街上是礼部、吏部、户部和工部等文衙门,西街则是兵部、刑部、五军都督府等武衙门。
此时是上衙的时间,六部街上没有什么人,来来往往的都是衙门之间传送文书的小吏,还有就是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多是外地来京的,到了年根底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返乡,闲来无事,便到六部街上走一走,感受一下做官的气氛,以此来激励自己早跃龙门。
年轻的读书人在每一个衙门前驻足,翘首观望,他的眼中都是艳羡。
一名书吏从衙门里出来,手里抱着一只卷匣,急匆匆地从读书人面前经过。
读书人连忙礼貌地侧身,垂手而立,冲着书吏点头,脸上的笑容谦卑有礼。
书吏看他一眼,忽燥的心情平静下来,他缓下步伐,昂首挺胸从读书人面前走过。
可是只顾着昂首了,脚下却被绊了一下,他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一旁的读书人及时扶住了他,可是他手里的卷匣还是掉到了地上。
衙门之间传递普通文书的卷匣都是不上锁的,卷匣掉到地上,匣盖敞开,里面的文书散落一地。
书吏啊呀一声,连忙去捡,这就是日常文书,并非绝密,但是真若是弄丢了回去再补,他也是要挨训的。
读书人见了,也俯身帮忙去捡,文书并不多,只有两三册,清一色蓝色折子,读书人虽然还没有做官,可也听人说起过,这种文书给相关的衙门盖章确认之后,就要再送进内阁,由阁老们统一批示。有的折子阁老们批示后就可下发,还有的则要再上呈皇帝,经由御笔批示后再由内阁下发。
读书人把捡起的文书,珍而重之地交到书吏手中,就像是捧着圣旨似的。
书吏看到他这副谨小慎微的样子觉得好笑,不过就是最普通的文书而已,用得着这样吗?也不知是哪里来的乡下人。
尽管女眷们时兴苏样的衣裳苏样的首饰,可是对於大多数京城人而言,出了京城皆是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