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正始十一年 蔡某人 2771 字 15天前

手臂撑的酸极,直到姨母和仙姊姊的身影再瞧不见,嘉柔呆呆哭了。

她人长大了,姨母说,在这黄沙万里地里耽搁不起。要寻一个钟意的郎君,在那久违的洛阳城里,有父亲的故交旧友一家已通书信相候……

可凉州远了呀,最最可亲的姨母,仙姊姊,都远了呀。嘉柔哭得眼肿,时不时的,要打起帘子再看看西凉大地。哭累了,昏头昏脑地倚在仆妇崔娘的怀里阖上了眼皮。

呼啸的风里,隐约有驼铃声、胡笳声,她识乐,会吹羌笛,霜天冷夜里最为苍凉清绝。而月色下头,起伏黄沙上骆驼棘里栖着秃鹫,安静戍望边城的夜,累累白骨,泛着凌冽的光,有胡人的,也有汉人的。

洛阳什么样儿的?她记得清,又好似模糊……

马是好马,从马厩里点的可日行千里的良驹。车身一个颠簸,嘉柔惊醒,把眼一睁,借崔娘手臂起身靠在了侧壁:

“嗯?到哪儿了?”

崔娘把她再一搂,笑看那双惺忪的眼,捏她雪腮,爱怜说:“早着呢!我的姑娘呦,好生睡吧,睡吧啊?”

出玉门关,往东走,至敦煌,再往东去至酒泉,而张掖到武威这五百余里间,有数十条河流自祁连山脉而发,形成片片绿洲,也就有了百姓逐水草而居。祁连山顶则绵延着皑皑积雪,一眼望去,宛若人暮年白头。

这一路,他们偶遇商队,嘉柔打起帘子便能看见骆驼噗哈噗哈煽动着大大的鼻翼,戴白皮帽的胡人绿眼睛在她脸上一勾,友好笑了笑。嘉柔莞尔,知道那驼背上都藏着什么,珍珠、香料、玉石、丝绸……无奇不有,忽想起关戍处守兵们口中的胡语,于是冲人清脆说:

“兰闍!兰闍!”

一群胡商便都大声笑起来,那驼铃声,又慢慢随笑声一道远了。春山茂,春日明,天上有鹞子盘旋,苍穹澄明,嘉柔看它们在长草里落了影儿,缓缓滑过,不禁低声吟哦起来: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几度黎明破晓,暮色藏鸦,待途径驿站,她们一行人不断补充水粮,再去看风景:

春意渐显,上有泆泆白云,下有渊渊绿水,任春风长在百花。这一程大道平坦走得并不算辛苦,而长安在望,道旁乍现人家。

田间有农人身形,正忙春耕,嘉柔听那小老汉操一口晋语唱得水灵,十分得趣:

“二月二龙抬头,收拾褡裢线兜兜,牛马会上走一走,一年农事不用愁。”

唱完一曲,手中牛鞭虚晃晃兜一记响,继续快活高歌道:“三月昏,参星夕,杏花盛,桑叶白,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没,水生骨。”

嘉柔记性好,只消一遍,已能跟着活泼泼唱出来,一颦一笑,人灵气极了。

崔娘也凝神听着,笑说:“眼下不觉,等到了洛阳可要换中原官话,柔儿,官话还都记得吗?”

嘉柔笑眼弯弯:“记得,我在夏侯姊姊家里过了三年呢,”说着噗嗤一笑,拿帕子掩住了嘴,“不光记得官话,还有人喜欢学驴叫呢,我也会。”

唬得崔娘细眉一竖,佯沉了脸:“这叫什么话?柔儿,你忘记夫人的教诲了?这一趟去洛阳,你也算是刺史家教养出来的女郎,怎么可以学那乡野之人行事没头没脑这般粗鄙?你看谁家女郎学畜生叫了?这成何体统?”

真是啰嗦呀,嘉柔帕子一放咬着唇儿地笑,随后认真摇首:“不是乡野之人,那人名字我不记得了,可,他字写的好,还会作文章怎么会是乡野之人?这个叫,”她偏着脑袋,灵光乍现地想起前阵所读文章,嘴角便翘起,“礼岂为我辈设哉?”

听得崔娘头疼,无奈把娇小少女一搂,心道:柔儿真是小姑娘呀,到这一季的夏,才满十四岁,这么小,还有许多许多的事要学,要教导……想着想着,两人一道朝外头探看去了。

过汉宫故址,那些个突兀峻峙的高台矗立到视线里来,令人神志不觉森悚,嘉柔仔细回想,依稀判断出正是未央宫、神明台和井干楼。山河表里潼关路,宫阙不再,岁月仓皇滑逝。嘉柔两手托腮怔怔瞧着,春风拂面,犹如万千温柔手,可不知为何,心里怏怏的,想的却是这条道上不晓得走过了多少像她这样的小姑娘家,要去定亲哩!

是一百年前?还是两百年前?这条道有多少年了?她想不出,只静静听着轧轧的车辘声。

而眼下,是正始三年的春,先帝壮年而逝,七岁幼主荣登大宝。这一年,辽东公孙输自封燕王,设立百官,彻底惹恼洛阳中枢君臣。原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的镇西将军桓睦,于先帝病危前调回中枢,今岁正月,上诏桓睦帅众讨辽东。

因此,当嘉柔等人欲在长安落脚时,坐镇长安都督西北军事的大都督是在新帝践位时走马上任的赵俨。

只他年事已高,年迈多病,这个年岁都督雍凉诸地多有力不从心。

无论桓睦、赵俨,皆是姨丈的顶头上司,亦是老相识。一入城,长街笔直,视野陡然开阔起来,长安城里真是热闹呀!嘉柔到底少年心性,此刻,思亲愁绪暂抛,撩起帘子循声找那街上乐声的源头。

把从凉州带来遮风沙的幕篱一遮,走下车,遥遥望去:那击乐之人甚是放任,箕踞散发,一身青布袍子看上去雾蒙蒙成片,陈旧至此。可手里那琉璃器却被一柄小银勺敲打得如碎玉撞冰,悦耳异常。

她这个年纪,对万事好奇,整座长安城前依子午谷,后枕龙首原。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布,棋布栉比,八水环绕,驼铃悠悠载来了无数珍奇异宝,货通天下。眼下,竟有汉兴风采。

“你是胡人乐师吗?你从哪里来?”嘉柔步入人群,来到前头,在那人一曲奏毕后偏着脑袋询问。

这人歌毕起身,含笑而视,嘉柔倒害羞了,不复刚才勇气,身后紧跟而来的崔娘照例唠叨起来:“柔儿,你到底是姑娘家不兴这样抛头露面的!快回来!”

嘉柔佯装听不到,虽腼腆,却期盼着眼前人跟自己说点什么,一双眼清澈望向对方:他手中器物真有趣……

“我看女郎方才听得入神,想必通晓音律,即便不通,也定是爱乐之人,这乐器送你。”乐师慷慨而笑,真的把器物送她,“我不是胡人,我只是楼兰来。”

嘉柔心中虽喜爱,却郑重说:“多谢,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能听一听就已经很好了。”

那乐师像是听了天大的笑话,笑她文弱少女,竟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这是谁家女郎,生的这样美,你哪里用的着做什么君子,不如找个君子当如意郎君?”身旁忽响起一声呵笑,嘉柔吃惊,回首定神,才见眼前是极年轻的男子,抱臂而立,面容生的白俊,两道长眉直扫乌黑的发鬓,正笑吟吟看着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隔日更,晚上八点半左右,没存稿没大纲没头绪,三无产品随意上线。一言以蔽之,这是世子三百年前的故事。东柏堂的三百年前,洛阳旧事。

第2章 一捧露(2)

“你这郎君,太过无礼了!”崔娘见这人当街竟品评起嘉柔容貌来,后头那句,又分明半是打趣半是戏弄,脸登时挂了层霜,将嘉柔拉过,护在身后,上上下下把这人通身打量遍,目光落在那玉带上,冷笑不止,“亏是大家出身!”

这人笑容更甚,丝毫不以为意,衣袖一抖,朝嘉柔微微作揖:“唐突唐突,在下洛阳桓行懋。”

崔娘寒着脸,只差啐他脸上:“谁要你自报家门了?谁稀罕知道你姓什名什,”说罢扭身把嘉柔的幕篱一放,“柔儿,我们上车,这长安街不想还有洛阳来的登徒子。我看还是路不够远,他也确实够闲!”

桓行懋却是个爱言笑,鲜衣怒马的年轻郎君,此刻,不觉难堪,反倒衣带缓缓将嘉柔一拦:

“女郎可曾许配人家?你可知道你生的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