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大信封的里面,还套了一个小的信封。
殷陶打开来看,竟然是已经出嫁的四姐姐和硕恪靖公主寄到京中给他的,四爷收到信后又给转寄了过来。
殷陶打开了那封信。
信上,恪靖公主问了他安好,写了喀尔喀的草原风光和她嫁过去后发生的一些小趣事。
除此之外,她还在信中写到,殷陶给她买的大阿福娃娃甚好,不管样式还是可以颜色都是上佳,带过来这边后,几位蒙古福晋和格格也都喜欢。
她也曾吩咐下人去城里买过,奈何他们眼光比起十二弟来,实在差得太远。
除此之外,十二弟购置的礼物每一件她都喜欢,如果十二弟有条件出宫,希望他能再帮买一些能看得上眼的小玩意儿。等随着皇阿玛来塞上时候,请他再帮忙给带过来,她也为十二弟准备了谢礼云云。
四公主写信风格跟四爷有点类似,也是那种偏日常风的描写方式。
尤其是信中提到的几件生活小事,殷陶看了之后感觉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十分兼具艺术性与可读性。
太后是蒙古人,虽然身在京城,但也时时思念故土。殷陶觉着,太后应该会对四公主写的这些日常小事感兴趣。
想到这里,陶便拿着信起身出门,带去了太后住处,给太后讲一讲四姐姐在蒙古的生活。
殷陶过去太后那边之时,正好碰上了在正殿陪太后说话的康熙。
康熙见到殷陶便问道:“怎么这个点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殷陶道:“没什么事,就是四姐姐寄信过来了,四姐姐的信详实有趣,感觉皇祖母会喜欢听,所以打算给她念念。”
康熙惊讶了一下。
恪靖和十二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没什么交集,为什么会给他写信?
说起来,四公主还没给他这个当阿玛的写信呢。
康熙这么想着便也问了出来。
殷陶道:“当初去盛京的时候,出门逛街,给四姐姐买了几样礼物,四姐姐用着好,所以叫我再买一点儿送过去。”
康熙赞许地看了殷陶一眼。
这孩子实在不错。
那应该是他第一次出门吧,就知道给姐姐买礼物,买的还是姐姐十分喜欢的礼物,否则恪靖也不会嫁到蒙古去后再找殷陶来买。
要知道,送礼投其所好本来也是一门艺术。
再则,十二看到信上内容,知道太后思乡心切,便想着拿过来给太后念来听听,说明是真的孝顺,不只是形式上的那种,是心眼里希望太后高兴。
康熙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
他其实原来是喜欢有用的孩子多一些,比如老四能帮着他和太子处理不少政事,比如老大和老八有心气儿,有手段,能够帮衬着他制衡太子,再比如十三已经长大,也有一颗向上的心,能帮着太子分担一些事情。
康熙对殷陶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出单纯的喜欢的感觉。
康熙我是在突然之间发现,十二如今在他心中越发不同起来。
康熙离开太后这边,便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延年殿。
留在这边的魏珠递上来几道京中来的折子。
康熙看到其中第三个奏折之时,直接就骂了出声来:“混账。”
旁边一个新过来伺候的小太监正在收拾茶具,一听这话吓得手上不稳,茶盏碎了。
那小太监吓得趴在地上磕头,不敢多说一句求饶的话。
梁九功怕他磕得康熙心烦,给了他个眼神,叫他出去跪着了。
康熙手中拿着的,正是大理寺卿送来的加急奏折。
折子里面上奏了一出私放军马贩子过境的案子,道是查案之初,种种证据都指向了左翼总兵托合齐,后来却查出来不是托合齐所为,而是一个从四品的包衣副骁骑参领。
康熙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对这里面的门道都清楚的很,一看就知道是这有人故布疑阵陷害于托合齐,否则不可能这么巧,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和事,会有这么多的证据确凿。
下面一道是九门提督凯音布的折子,他也在关注着此事,写得比大理寺卿还详细,里面还说到,托合齐之所以被扣以此项罪名,主要还是因为索额图两个儿子格尔芬和阿尔吉善参与的缘故。
这两人的背后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因为凯音布同纳兰明若有亲,偏帮纳兰也是有的,康熙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面之词,但越看越发现是真的。
托合齐是他看中的人,他是十二的舅舅,提了他为左翼总兵一方面是信任,一方面是要给不争不抢的十二铺路的。
重用托合齐是他的决定,但现在却有人要变着法儿地将他给搞下去。
索额图……太子……
康熙冷笑一声,朕还没病得起不来床呢,这些人就这么急不可耐地挑战皇权了吗?
格尔芬敢这么干,也是看轻了万琉哈家中无人,要是对面是纳兰明珠家纳兰揆叙的话,你看他敢不敢!
他虽然没有要把十二日日带在身边,但心里喜欢这个孩子,也一直在想办法提一提他的位置,没想到现在还有人看轻了他去。
看来光提拔外家还是不够的,想要提一提十二的身份,还是要从更深处下手。
也是时候该给万琉哈氏提一下位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