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7、族长遇刺(1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945 字 28天前

李宪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也知道大户人家的内宅前厅非同小可。

大户人家的内宅管理,和皇宫的内廷一模一样。没有特殊的关系,外面的男人是不能进来的。

夏府的内宅前厅是一个庄重肃穆的所在,乃是老夫人接待内亲的场所,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在此接待。

李宪刚好就是毫无瓜葛的外人,当然不能在内宅自由出入。此前跟随家主夏经纶给老夫人请安,从礼仪上来说那完全是应该的。

夏经纶此前答复老夫人贴身婢女,说的是“转往前厅”。李宪理解的前厅,应该是夏府长房的前院大厅,所以觉得很正常。

可现在来到内宅前厅就不走了,李宪心里就有些很不好的感觉。随着身后传来一个刺耳的声音,不好的感觉顿时变成现实。

李宪转身抬头一看,原来是内宅前厅的后侧门,回廊连接着老夫人的内室“静心堂”。

此刻,门前台阶上并排站着五个人,其中三人和夏经纶一样,似乎是书生打扮。另外两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打扮得花枝招展。

“花枝招展”这四个字,放在其他朝代只能形容女人。但是大宋朝别具一格,你必须得服。

男人在盛大节日必须头上簪花,这是朝廷的法度。无论是朝臣,还是民间大户人家的男子,“头戴一枝花”那就很正常。所以在大宋朝形容男人,一定要花枝招展。

李宪发现面前三丈开外的两个半大小子,身穿华丽直缀,头戴直角幞头,也就罢了。可是这两个半大小子不仅身着盛装,而且还在幞头之上斜插两朵大红花,让李宪只能暗自摇头。

李宪不会和两个半大小子一般见识,更何况刚才分明听见“姑丈大人”四个字,那就是姑舅之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自古疏不间亲,李宪想生气都不行,只能装聋作哑当成耳旁风,就当是童言无忌算了。

没曾想,一直躬身默不作声的外堂总管夏安民,突然很隐晦的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李宪一下,眼角还跳了跳。

可惜现在不能开口说话,李宪心里已经明白:看样子其中必有古怪。

“咳咳!”家主夏经纶轻咳一声,这是要掩盖刚才的尴尬,同时表明自己要说话了。

李宪明白,重要人物说话之前轻咳一声,目的是让听众注意,这是惯例。

可是夏经纶一开口就让李宪吓了一大跳:“追魂枪这三个字也就罢了,我冒昧叫一声贤侄。”

不怪李宪差点儿吓趴在地上,因为这个夏经纶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

李宪是什么人?前一世就是战略侦察兵连长,当时就已经二十六岁。就算穿越之后都不算数了,他也是二十六岁。

一个二十六岁的人,被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人称为贤侄,李宪真有些头晕眼花的感觉:难道老子真的越活越回去了?

可惜没时间给他在这里想明白,因为夏经纶已经接着说下去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王思卓、王安国、阮从吉、阮从骧、阮恒玉,就是门前台阶上站着的五个人,头上花枝招展的分别是王安国、阮恒玉。

王思卓也就三十来岁,阮从吉、阮从骧两个家伙二十出头,和李宪、夏经纶属于同龄人。

李宪毕竟是侦察兵出身,经过一番互相抱拳打招呼,他已经搞清楚一件事情:刚才出言讥讽自己的就是阮恒玉,今年十五岁。另外一个王安国,今年十六岁。

家主夏经纶仅仅是介绍了个人的姓名年龄,并没有再说多余的话。除了已经知道阮恒玉把夏经纶叫姑父,李宪也搞不清楚这四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更不明白今日为何邀请自己过来。

言多必失,更何况还处于陌生环境正,李宪决定当闷葫芦,再也不多说半个字。

除了和夏经纶、夏安民说话之外,对于另外五个人的任何问题,李宪一律都用“嗯、哦、唔”这三字经回答。

一杯茶还没喝完,婢女已经前来邀请众人入席。

李宪来自农村,当然知道一些酒宴席上的规矩。

大户人家请客,最大的环节不是喝酒吃饭,而是排座次。

换句话说,如果一顿饭需要两个小时的话,排座次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在此期间你请我让,连推带搡,有时候把板凳都打翻了,结果还不能坐下去。

李宪扭头一看,今天刚好八个人,一张八仙桌肯定是座无虚席,如何排座次就成为核心问题。

上首称之为上席,正对堂屋的南大门,有坐北朝南、君临天下的意思在内。一条板凳上坐两个人,左边为大。

下首称之为下席,客人背对南大门,这是八仙桌上第二等的席位,同样是左边为大。

上下席也就是四位身份尊贵的客人,排名一二三四。东西打横的席位,就是陪客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