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第683章 679【惠及穷省】(1 / 2)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372 字 1个月前

第683章 679【惠及穷省】

文渊阁,内阁会议。

王渊开场就蹦出一句:“唉,国库积钱太多了。”

毛纪忍不住打趣:“太傅之忧,殊为罕见也。”

王廷相也说:“还有嫌钱多的?”

王渊摇头道:“大明富裕之省,银钱泛滥,物价腾贵;大明贫穷之省,银钱稀缺,民生凋敝。此必虑之!”

说白了,白银和铜锭大量流入,朝廷每年都在不断铸币,造成富裕省份的通货膨胀。

刚开始,士绅大贾要么把钱放在地窖,要么把钱拿去大肆购买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通胀。但随着商业大兴,白银、铜锭加速流入,富裕省份的通胀还是没能压住,个别地方的正常米价,已较正德年间翻倍。

而在陕西、贵州等穷省,由於百姓必须用银币或铜币纳税,导致平民手中总是缺钱可用,钱变得越来越值钱。那里的富人於是囤积银钱,不断放高利贷,如此恶性循环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现象,是一条鞭法改革造成的,继续以前的实物赋税就没这种烦恼。

历史上,张居正改革的负面影响更恶劣,因为交税只能用白银,而百姓平常赚的却是铜钱。

这就相当於,你平时打工赚人民币,交税却非得用美元不可,“火耗”便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手续费。

当时,西班牙若能稳住,大明经济就能稳住,西班牙财政破产之后,大明财政也就跟着破产。明末经济非常古怪,白银通货紧缩,铜钱通货膨胀,崇祯在位时,粮食白银价几年时间下降70%,粮食铜钱价却同比涨了十倍。

两个字:银荒。

偏偏朝廷税收只认白银!

王渊的改革政策还好,提前进行了币制改革,老百姓用铜钱交税也行。现在说是岁入三千多万两银子,其实朝廷收到的大部分是铜钱,太仓库为了装铜钱不得不进行扩建——太仓库不仅是仓库,更是储存钱币、粮食及各种物资的军事城堡,那里有城墙和驻军在把守。

王渊虽然对经济学没啥研究,但各省的情况他却熟知,而且是高屋建瓴的观察全局。他简单解释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说道:“必须让富省多出的银钱,流通到穷省那边去,顺其自然是肯定不行的,直接给穷省百姓送钱更不可行。”

张璁理解得最快,点头说:“此事确实枣手。”

汪鋐也大致明白情况,问道:“太傅可有定策?”

王渊说道:“我仔细考虑了大半年,只想出一个办法。每年岁入最少的五个省,以及北方各边镇,总督上任皆带十万两银子过去。这十万两银子,有灾赈灾,无灾则修桥铺路,或者修建水利工程,或者修建边疆长城。一切工程,皆不得招募役夫,只许雇佣农闲百姓。如此,农民和游民有了收入,商贾也能因此获利,地方也得到兴旺发展。”

毛纪惊道:“每任总督都带十万两赴任?”

王渊说道:“只是穷省和边镇总督才有银子,而且若有大灾发生,总督可申请追加银两。”

王廷相问:“财帛动人心,如何防止总督和地方官员联手贪腐?”

王渊笑道:“杜绝不了,只能尽量监察,每个总督赴任,都派一个给事中跟着。给事中可带典薄帐房,随时记录银钱去向,若事后查出重大问题,给事中不论是否贪腐,皆与总督同罪而论。”

内阁重臣面面相觑,竟有强令总督带着银子赴任的事情。

今后穷省和边镇总督,绝对会变成香饽饽,而且一个个手握实权。地方商贾为了承包工程、出售物资,必然争相巴结新任总督,稍微有能力的总督都能轻松办事。

王渊说道:“诸位若无异议,吾这便上疏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