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2)

黑公主 鹰羽 2156 字 1个月前

“是,蓝德尔大人离开格仕丹之后便遇到古格军队的阻击,似乎是被绊住了脚步。”副官安诺德低着头陈述事实,不忘打量一眼自己的主官目前并不好看的脸色。

“对方是什么来头?”

“探瞭还没有回来,不过海因希里少爷,根据我们刚刚接到的暗哨消息,弗雷安元帅在离开米兰之前曾经下达了一道奇怪的人事命令,授予他的妻弟苏尔曼·埃蒙斯子爵现役少将的军衔,并拨给了他中央军团的实际指挥权。”

“苏尔曼·埃蒙斯?”西防军军长游走在沙盘之间的手指停了下来,努力在脑海中思索着这个并不熟悉的名字。

“下官调查过他的资料,他是弗雷安公爵的妻子曼琳夫人唯一的弟弟,早年毕业于米兰军校谍报系,但一贯以来都是游手好闲放达不羁的做派,而且经常出没于花街柳巷。在这次人事任命之前,他一直没有正式的军职,也没有听说有过什么值得称道的武勋。古格的朝野上下,对这道命令争议很大,只不过没有人敢当面质疑弗雷安公爵的铁腕罢了。”

“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么?”海因希里勾了下唇角,“听起来倒是跟某人很像。”

“海因希里少爷?”

“你觉得费雷安公爵会是个因为一己之私就把一个军团的指挥权交给不成器的妻舅手里的人么?”海因希里抬起头来,湖色眼睛里闪过一道莫名的光束,没有等到对方的回答,便低下头去,若有所思的敲了敲沙盘,“看来这一次,我们的‘神枪’遇到对手了。”

安诺德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动了动嘴唇想问什么,却又忍住了。

海因希里却仿佛想起了什么:“你刚才说,弗雷安给了他整个中央军团的指挥权?”

“是,海因希里少爷。”

“中央军团总共有将近80万的编制,弗雷安本人带来40万,他不可能将余下的40万全部用于拦截枪骑兵,那么还有20万在哪里?”

石青色头发的年轻人突然扣了一下沙盘,湖色的眼睛里闪现出凌厉的色彩来。

安诺德被那目光看的有些心惊:“少爷?”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应该已经率领帝都军和禁卫军抵达离江渡口了,蓝德尔无法及时赶到,如果弗雷安早有预谋而不顾一切将重兵压上的话,不管那20万在哪里,陛下的身边不足40万的人马,太危险了!”海因希里将目光锁定泛黄的沙盘,说完长长的句子,手心里已是一片冷汗。

“两个小时之内,再扎几座营盘,至少要有80十万人的规模,我要验收!”

“是!”

“所有旗帜、灯笼、火把,通通翻倍,四人一哨改为八人一哨,帝都军埋伏到渡口芦荡丛里,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两小时换防一次!”

“是!”

“还有,传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枕戈待旦,刀不离身!”

“是!大人!”

向副官下打完一连串的命令,菲利特·加德长长得出了口气,方才发觉脊梁上已经被冷汗浸湿一片,贴着皮肤传来沁凉的感觉。

前方探瞭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前送上他的案头,离江渡口的对面突然出现大规模的敌军,数量至少在80万以上。

四十万对八十万,整整差了一半的数字对比,即便是身经百战沉稳老练的帝都军军长,也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来。

登上高高的瞭望台,望着烟波浩渺的对岸若隐若现连绵起伏的营头和夜幕里黑压压的战船,菲利特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枪骑兵那里还没有消息么?”

“是,大人。”副官拉诺斯·博格哀叹一声,给出个根本无法带来宽慰的答案。

惨白的月色笼罩了整个渡口初秋草木尚且葱郁的风景。

菲利特的命令很快被落实下去,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亚格兰军营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夜空里飘扬的旗帜和闪烁的灯火,暗示了这是一支战力不可小觑的队伍。

按照皇帝的意思,代表亚格兰皇族的鹰隼黄旗并没有为了掩饰什么而被降下来,依然飘扬在军营的最高处。

菲利特带着小队卫兵飞骑到了中军帐前,抬头望了眼头顶张扬的鹰隼旗,似是几分无奈的叹了口气,认蹬下马,踏进帐篷去。

皇帝波伦萨·亚格兰正在案前端详星罗棋布的沙盘,昏暗的灯光打在完美而无懈可击的俊脸上,辨不清喜怒,只于儒雅之中揉进了几分淡定泰然。

禁卫军军长费兰·皮瑟斯上将软甲佩剑,装束齐全地侍立在侧首帐前,酷肖女子的阴柔五官与冰冷的甲胄相互映衬,妖冶与肃杀彼此萦绕,虽不强烈,却足以叫人徒生寒意。

菲利特清楚的认得他腰中的佩剑唤作“血蔷薇”,平日不轻易出鞘,一旦破空则必然饮血。

那是大战将至的前兆。

“动作很快,都布置完了?”仿佛是留意到他的道来,皇帝蓦的抬起头,勾起优雅的唇线来。

“营盘规模翻了一倍,应该可以迷惑他们一时吧?”菲利特苦笑,“不过陛下,您的鹰旗实在是太扎眼了。”

“弗雷安公爵之所以大胆把几乎全部的人马集中到这里,显然是冲着朕来的。”皇帝轻笑一声,“去掉鹰旗反倒是欲盖弥彰了,倒显得朕怕了他们。”

扫了一眼一脸严肃的帝都军军长一眼,他收敛了笑意:“只是没有想到,蓝德尔居然给朕迟到了。”

“应该是碰上了难缠的对手,这也许也是弗雷安这次军事行动的盘算之一。”菲利特深吸了口气,“他倒是能抽调出那么多的人来。”

“现在来看,对峙在拉格龙河主干道对岸的那些营头,早就被他抽空了,海因希里卿应该有所发觉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