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2)

步步锦绣 鱼丸和粗面 3413 字 2个月前

时人重风骨,俗话说三岁看到老,阿昀这番话实在是一点风度也无。若是沂山居士看不上他,也在情理之中。卫嫤已经开始合计,回去后找人打听下京城哪家书院好些,想办法送阿昀进去。没想到峰回路转,他竟然答应了。

可现在就住下……卫嫤咬唇:“居士肯教,我们自然感激。只是住在这怕是不妥,一来仓促之间阿昀日常所用之物并未收拾,二来也太过打扰府上。”

一旁静静听着的柳容开口:“我家小侄子与阿昀差不多大,日常所用府里一应俱全。只是……叔公,阿昀尚年幼离不得亲人,且同在一城相距又不远,不如让他午休在这,也省些功夫,晚上放学就回去?”

柳蕴道向来不太关注这些,一听不影响学习,也就无所谓地答应下来。

于是当天中午阿昀就留了下来,虽然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没有熟悉的人,他有些不习惯。但以往大哥不在家时,爹和继母也像对陌生人一样看待他。相比起来,柳府下人眼中只有好奇并无恶意,没一会儿他便适应良好。

而头一次收徒的柳蕴道,虽然心中有无限宏远的打算,但那至少也得十年之后。如今面对个连他腰都没打到的小豆丁,他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看到桌上食盒,他灵机一动,提着就走过去。

“师傅。”

见他过来小家伙赶紧站直了,无比恭敬地问好。刚才他已经磕头正式拜师,阿嫤姐姐临走前告诉他,天地君亲师,师傅也算半个父亲。

柳蕴道将食盒放在桌上,朝他招招手:“恩,阿昀坐,来用些点心。”

食盒一打开他就有些后悔了,这竟然是广源楼的点心。广源楼点心不外卖,只吃饭时才每桌上一碟,供宾客等候时磨牙。

偏偏……在广源楼那些菜中,他最爱不收钱的点心。不是因为不收钱,而是因为,京中盛传爱书成痴似乎早已超脱凡俗的沂山居士,偏偏嗜甜,为此他两颗后槽牙早早就坏掉了。

望着那些明显是特意制作,比平日在广源楼所用还要精致几分的点心,柳蕴道心都在滴血。要不是为人师表的责任压着他,他真想立时反悔。

“点心太甜容易蛀牙,阿昀少吃点。”

晏昀点头,他本来不怎么爱吃甜,不过师傅都叫了,他也不好意思回绝。如今不用多吃,真是太好了。拿起一块最不甜的,他慢悠悠吃着。

察觉到他的不喜,柳蕴道松一口气,同时心生一计。一个人去广源楼太怪异,若带相熟的柳家人,大多知道他性子会与他抢点心。如果换做新收的小徒弟……他简直是最佳饭友!

这样想着,他对阿昀本来几乎满点的满意程度更是直线上升,突破满点后又往上飙一截。

“阿昀可曾识字?”

“恩,阿嫤姐姐教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也学了点,不过有些字比较难写,我还没学会。”

柳蕴道拿点心的手顿在食盒边:“你是说……三字经和百家姓上的字你都会写?”

晏昀有些不好意思:“师傅,阿嫤姐姐说我手软了拿不住毛笔,所以我们一直都是拿手指蘸水比划。我只知道字长什么样,其实写不出来。”

这是在羞愧?

柳蕴道随便考两个相近的字,发现他非但比划一点都没记,甚至连这些字的出处和意思都能讲出来。高兴之余他有几分不可置信,他才几岁?就算书香门第,生下来就浸墨水的孩子,四岁时也做不到这般。

等问清楚,这些都是他在一个月内学会,大部分东西看一遍他就能记住时,柳蕴道惊喜得几乎要突破天际。

过目不忘!这可是天下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本事。大越立朝百年,除去先帝时的韦相外,他是第二个过目不忘之人。想起自己到晚年才悟透之事,又想起这与韦相观念不谋而合,他不禁觉得这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咽下一口点心,看着面前师傅从寺庙里的老神仙,神色一下变得比老家村口的傻子大柱还要疯癫,阿昀忧郁地看向院门,破天荒头一次怀疑阿嫤姐姐眼光。

这师傅,真的靠谱么?

===---

那边呆在柳家的阿昀深觉师傅靠不住,默默打算日后要自强自立。这边刚出柳府的卫嫤和晏衡,则被柳祭酒拦住了。

“晏镇抚,实不相瞒,老朽对民间技艺颇有了解,更常与工部同僚一同商讨。只是老朽实在没看出,这马车在车厢底装了什么东西。”

卫嫤惊呆,什么叫颇有了解,还常与工部那些人一起讨论,果然不想当工程师的大学校长不是好学者么?

她实在没想到柳大人会这般直白,不过借他之手将弹簧之事上达天听,本就是她所愿。晏衡也是如此想,两人对视一眼,他便开口。

“柳祭酒好眼力,实不相瞒,我在西北军中一袍泽极擅这些手艺活。前不久入京后,他闲来无事便寻思出一物,装在车底下可以少些震荡。他本想将此物献给皇上,奈何官职低微。”

说到这柳祭酒也明白了,晏镇抚是想借他手将这功劳献上去。虽然听出他话中利用,但他更明白这事若是能成,龙心大悦后他也有一份功劳。自夫人为给女儿出一口气,而去给晏夫人做及笄正宾起,两家已算扯上交情。官场之上本就互利互惠,如今晏衡释放善意,他也没必要往外推。

“不知那人在何处,老朽是否有幸拜访?”

闻此两人将柳祭酒请上马车,一路坐在马车内,丝毫感觉不到晃荡,柳祭酒更清楚此物价值。在见到丁有德后,满怀欣赏的他,态度便有些过于客气。

丁有德随此次前来的西北军住在驿馆,献俘已完,过几日大军就要回西北。他正收拾着东西,便听晏衡叫他出去。

对于晏衡他不仅仅是敬佩。他有些晕血,一打仗就腿软。若非晏衡让几个人头给他,如今他还是大头兵,一有战事就得冲锋陷阵当炮灰,哪能舒舒服服地做个小旗,还得以随军进京。他记得晏衡的恩情,一个月前奉吴功命令带人前去骚扰铩羽而归后,他便远了吴家,为此他没少受人排挤。如今吴功被夺官,见那么大事也只牵连一个吴功,几乎毫发无伤的吴家威势更盛。因此他的处境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因他与晏衡亲近而越发被人孤立。

见到出来的丁有德身上的盔甲有些破损,晏衡大概明白他在军中处境。想到这,他欲让丁有德留在京城的心就越发迫切。虽然朝廷有令军户无故不许出籍,但以他那手本事,得到皇上特许也不是不可能。

“柳祭酒,这便是丁小旗。”

“原来是小旗,久仰久仰。”

柳祭酒,祭酒可是大官,怎么对他这么客气?丁有德一哆嗦,在听晏衡说明来意后,忐忑之心更盛,他连连摇头。

“不过是一点简单的东西,算不上什么。”

真的算不上什么,毕竟他自幼就善做这些小东西。不过是些奇.淫巧计,比起晏衡骁勇善战和柳祭酒博览群书来,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偏他越是这样说,柳祭酒越是重视。来一路上他已经知道了弹簧,大为赞赏如此巧夺天工的设计。如果这都不算什么,那丁小旗得有多大本事?

于是柳祭酒也不点卯了,拉着丁有德回府,直接一封举荐书送到了庆隆帝御案上。身为国子监祭酒,他其中一项职能就是推荐贤才。京城高门大户多,推荐了这家得罪那家,到最后他干脆谁也不推荐,连他自己儿子都是考科举上去。

多年不见国子监祭酒的举荐书,如今突然来一封,庆隆帝好奇之下立马打开,这一看可不得了,当天下午他便召见了丁有德。而通源商行那边早早准备好,加大豪华版的二代避震马车也经重重检查送到御前。

在卫嫤与晏衡启程回凉州的前一日,丁有德已被特许脱离军籍,入工部善缮所做起了所正。而柳祭酒与通源商行也各有赏赐,只有晏衡这风平浪静。卫嫤大概明白,庆隆帝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让他太过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