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2 / 2)

撷香 九月轻歌 2390 字 2个月前

这孩子让人一见就想要呵护、照顾,有着与生俱来的娇柔。

这样娇柔的孩子,前世痴迷的却是大多数男子都做不来的造园,且成为了名家。这一世命途定会顺遂许多,不知喜好会不会变。

若在免却心疾的前提下,喜好不变最好。程询始终觉得,不论怎样的人,有个一生痴迷的行当,是一大幸事,潜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人会得到人情世故上没有的那种满足、喜悦。

这期间,黎兆先一直跟修衡说笑,这时候问道:“你猜薇珑还记不记得你?”

“当然记得。”修衡笑说,“我前几日才来过,抱着她的时候,她很开心。”

“难得你小子也有不嫌弃的小孩儿。”黎兆先笑道,“那你哄着薇珑,我跟你师父说会儿话。定的席面,过一阵就送来了。”

“好啊。”

程询听着,转到修衡面前,小心翼翼地把薇珑交给修衡。

“薇珑妹妹,”修衡把薇珑接到臂弯,有模有样地轻拍着,柔声说,“哥哥又来看你了,你一定记得我,对不对?”

薇珑只是起初扭了扭小脑瓜,很快就安静下来,没多会儿,小手抓住了修衡的袖子,碰到袖口绣的花纹,很好奇的样子。

程询看着这样的情形,唇畔逸出舒心的笑容。

黎兆先交代奶娘几句,与程询转到厅堂说话。

程询打趣道:“你倒是说话算数,说要女儿,就添了小郡主。”

“我是什么人啊,早就算出来了。”黎兆先开玩笑,“说要做你们的亲家,就不会食言。”

程询扬了扬眉,“这种事儿你说了算?”

黎兆先笑出声来,“我也就过过嘴瘾。到底是要看孩子的际遇。”

“知道就行。这种事儿可不能独断专行。”程询打量着黎兆先,惑道,“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你不也一样么。”黎兆先说,“只不过,你是为公务,我是为家事。”说着语声转低,“这添孩子的事儿,是真要命。我得有大半年心惊胆战的,生怕出什么岔子。那可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程询轻轻一笑。

黎兆先跟程询坐在一起说话的时候,比之唐栩要少很多,但也一向是推心置腹,“先前没想这么多,一门心思地想多要几个孩子,现在一看,省省吧。添了这宝贝女儿,已经知足。我媳妇儿是身板儿不争气,我是一回管够了。”他叹了口气,“以前带兵打仗的时候,都没这么抓心挠肝过。”

这倒是跟程询心思一致,“懂。”

“对了,等薇珑大一些,想学的要是你们夫妻俩精通的,可不准推诿,得好好儿教她。”说起女儿的未来,黎兆先神色分外柔软,“修衡那边,说你从小带到大都不为过,轮到我们家孩子,你可不准偏心。”

程询笑道:“啰嗦,本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又不是外人。”

黎兆先满面春风,“冲你这句话,今晚请你喝我私藏的最好的酒。唐侯、唐夫人等会儿就到,我让人去请了。两年多了,咱哥儿仨该好好儿喝一顿吧?”

“应该。”程询颔首一笑,“本就是来喝酒的。”

“修衡又添了一个弟弟,你听说没有?”黎兆先见程询点头,好笑地道,“唐侯一门心思想要个女儿,结果一连四个都是儿子。每回看到我们家薇珑,就说要拐回家去。”

程询莞尔。眼下是友人间的戏言,日后却会成为事实。帝后的事让他愈发确定,有些人的情缘是注定的。

连续几日,程询走亲访友,晚间在外书房指点修衡、开林、飞卿的功课,回内宅时天色尚早的话,就陪母亲说说话。

很多事,程夫人听任何人说,都不能全然放心,听他亲口说出原委之后,才真的释怀。

一次,她如实道:“你在外险状频出,我有时候不免胡思乱想。皇上再怎么倚重,毕竟怕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你要是有个好歹,那……先前的一切,又是何苦来?”

程询明白母亲所指的父亲辞官致仕的事,只能避重就轻,“谁在官场都不容易,以前我爹也遇到过不少风浪,他只是没跟您说而已。”

“他和你怎么能一样。”夫君和孩子,对女子而言,是不同的。她似是而非地笑了笑,“走了这么久,仍旧不肯回来,统共只写过那么一封家书。到头来,别在哪家禅院出家才好。”

“不会。”程询笑道,“要是有那个心思,便不会费力气远游。眼下若是心绪转好,应该是在寻访高人,观望民间疾苦。”

“寻访高人?”程夫人思索片刻,“能帮他还账的高人么?”

“我也说不准,但愿如此。”程询想到了柳元逸,道,“明日我得去柳家一趟,看看元逸近况。”

程夫人赞同地道:“该当的。我与柳夫人不熟,偶尔去串门,也不便直接说想见元逸。那孩子的情形,下人也打听不到什么,你去了留心些,看看有什么需要我们帮衬的。说起来,柳阁老在朝堂,没少帮你说话,屡次驳斥那些弹劾你的官员。”说到这儿,神色一黯,“这笔账,真是没法儿算了,不知要怎样才算实实在在地补偿柳家。”

“事在人为。”程询握了握母亲的手,“有我呢。”

“是啊,有你呢。”程夫人眉宇舒展开来,“再就是怡君。你不在家的日子,遇到的是非其实也不少,怡君都从容不迫地应付了过去,实在是聪慧干练。”

程询挑眉,“是么?”怡君不会告诉他这些,手足、友人便是有耳闻,也是不知就里,无从谈起。

“是啊。”程夫人笑着给他续了一盏热茶,“横竖无事,就跟你念叨念叨。”

第84章

084 如意令(下)

这两年多, 内宅最值得一提的是非, 是董夫人先后两次找上门来。

第一次, 董夫人自进门就冷着脸, 落座后冷声道:“我与儿媳妇不睦,勒令长子休妻, 这事情怕已是街知巷闻。不管谁对谁错, 眼下我们婆媳两个已是立于危墙之下, 但凡有点儿脑子的,都不会上赶着来往。我也不怕丢脸, 这一阵,到董家做客的人寥寥无几。

“可有个人却是奇了,每隔三两日便登门去找我那个好儿媳,一坐就是大半日,两人关起门来,也不知道嘀咕些什么勾当。”

怡君面无表情地望着她, “哪个?”

董夫人凝着她,“你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