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1 / 2)

神策 黯然销魂 1896 字 2个月前

先是从西北,带回老皇帝病逝暴毙的噩耗,京城遍地哀鸿,缅怀老皇帝。

为了稳定朝野人心,皇室出面,推举唐承琪为下一任皇帝。不过,要登基还需要一点点的时间。

北唐并非以仁孝治国,不过,仁孝素来是一个普世思想。因此,哪怕是某些人再是焦急,三皇子也需要大约七天后才能正式登基。

老皇帝唐武擎的暴毙消息,来得无比突然,然而,细细一想,很多人又不觉得意外。

实在因为这些年来,老皇帝的身体就一直没见好转过,基本是一直在拖着病体处理国事。很多人前几年都觉得老皇帝多半是身体不成了,要跨了。

结果,老皇帝能活到现在,已经很是令不少人惊讶了。考虑老皇帝五十多岁,考虑各国皇帝平均寿命大约六十岁,很多人都有心里准备。

老皇帝的出巡暴毙,那是充满疑点。不过,京城已经在皇室的全盘控制下,皇室便是说他们是奥特曼,说要代表月票惩罚你,你也只能承认。

不论三皇子,四皇子,还是六皇子继位,都不值得惊讶。不是人人都乐意做皇帝的,你问安阳郡王,他是武尊,轻松能活过一百岁,你送他一个皇位让他坐,看他不老大耳光抽你。

受真龙之气侵蚀,皇帝是一个短命的,高危职业。平均寿命只有六十岁。

京城处处黑白交加的时候,百姓怀念老皇帝的仁政的时候。某些人的心情,却显得无比的感觉良好。

外边的吵闹声入耳,打破了这一时的和谐:“皇叔,我不服,凭什么是三哥继位,为什么不是我,不是老六。”

从打坐中苏醒,唐峥皱眉:“让他们进来。”

四皇子和六皇子分明是怒气冲冲,一脸不忿的冲进来:“皇叔,我们就是不服。”

当然不服气,凭什么是老三继位。大家都是皇子,不见得谁比谁高贵。

“服不服,不必跟我说。”唐峥摇头:“此乃皇室的共同决定,你们不服也要服。承锡,我问你,你这些年便又做了一些什么能干的事?”

四皇子顿时哑口无言,比起三皇子的能力,他的确逊色。不然,就不是三皇子监国了。

“承宗,我又问你。”唐峥看着有点脸色发白的六皇子:“你如今不过二十二,尚未娶亲,姓情未定,何以治理国家。我北唐,没时间等你定姓。”

走到这一步,闹也是没用了。唐峥苦口婆心道:“我若是你们,那便不要再闹了。给你们的皇兄留一个好印象,得一个好的册封,那便是了。莫要落得两手空空。”

四皇子和六皇子灰头土脸!

…………“我北唐如今举国哀痛,却是来不及处理这一些。不过,我素来是比较倾向与东宁继续加强友好关系。”

“等我登基,与大臣商议,自会给东宁一个答复。”

三皇子披麻戴孝,红肿双眼,送走了前来表示哀悼,其实不定心里多么高兴的东宁派遣使:“这是第三个了。”

大世和西梁都来过了。尤其是西梁,恨不得北唐多乱一阵子,也恨不得新皇登基后,多花费时间来适应,甚至调整国策,从而给西梁更多的时间。

从某一些意义上来说,周边的几国,一早就在期待老皇帝挂掉了。新皇跟朝廷总是需要磨合的,如此一来,北唐这只猛兽也就会继续蛰伏。

“北唐需要跟东宁人暗中结盟,不过,不能信他们。他们恨不得我们多乱几年。”关系国家外交,安阳郡王也是凝重:“如今,那便是我们和东宁人在抢时间了。”

这一带只容得下一个超级大国,不是北唐就是东宁。所以,谁能率先统和资源,谁就能争取到关键的时间。

几国派遣使纷纷前来吊唁,然后发表一些看法,表示乐意看见北唐新皇登基,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云云。

国与国之间,素来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王策一直在两衙,也没机会接触这一类的国家外交。

北唐和东宁,那便是竞争对手。北唐挑战大世前,要先荡平西梁。而东宁在那之前,则要先荡平周边不少的小国。各有各的麻烦,都不容易。

洛王在一旁深思良久:“在登基前,还是要先解决文武两边的麻烦。反而是宗派世家,那可以往后边摆一摆。”

从皇帝暴毙的消息传回,文武系统基本保持微妙的沉默,是一种不合作也不干涉的状态。维持朝廷运转,却不说承认新皇,也不说否认新皇。

安阳郡王摇头:“文官不必多加理会,只要继续下去,不必太久,他们自然会承认。反而是八府军和地方军,甚是棘手。”

地方守备军不少控制权都在世家手里,很难调动起来。

八府军不会轻易出动,尤其没有军机院的命令,尤其是在老皇帝奇怪暴毙的情况下,八府都督脑子又没抽筋,当然不会傻乎乎的一脑袋撞进来。

控制京城,等于名正言顺的占了大义成分,能令三皇子登基。不过,许多事不是说一登基就能解决。